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
《编织技术》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编织技术》是服装设计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选修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从手工编织的基础技术着手,使学生从美学的角度掌握手工编织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其审美、造美能力和创新意识;能运用手工编织的基础技术创造编织设计出符合时尚审美、能为市场与消费者所接受的各类服饰品和实用手工艺品等。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为发展学生各专门化方向的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理念
1、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力图做到“精选内容、降低理论、加强基础技能、突出应用”。
2、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接受能力,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
3、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
4、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5、注意与后继课程的“接口”。
(三)课程设计思路
1、根据课程目标要求确定本课程内容标准,将编织技术分成4个部分,在第7学期开设,每周2课时,教学总时数36课时。
2、根据本课程内容特征以及后续课程确定选修内容
3、实现目标的学习领域:手工编织的基础理论,中国结、手工棒针、钩针的编织基础技法,色彩和材料的搭配与选用,编织服饰品和编织实用手工艺品设计与制作。
二、课程目标
1、总目标
编织技术是一门具集工艺美术和工艺技法为一体、并有较强实践性的技术基础课,它对学生的后续课程的学习、毕业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编织技法进行独立创意并动手制作的能力。
2、分目标
(1)素质
1、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2、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能精益求精、创新发展。
(2)知识
1、了解编织的历史发展和现状,以及编织的工具和材料
2、掌握中国结的基础编织方法
3、掌握钩针棒针等编织方法。
4、学习手工编织技法的综合应用设计
(3)能力
1、培养学生的创造欲望、创造性想象、批判性思维以及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能力。
2、培养学生较强的构思设计、动手制作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服装技术的新发展,增强学生对当代先进技术及先进技术文化的理解与应用。
4、培养学生对时尚的敏锐感觉,将编织技术运用于服装设计,提高审美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序号 |
课程内容 |
学时 |
|
理论 |
实践 |
||
1 |
绪论 |
1 |
|
2 |
第一部分 中国结编织基础 |
1 |
12 |
|
1、双钱结、钮扣结的编织方法 2、如意结、藻井结的编织方法 3、发饰结的编织方法 4、网目结的编织方法 5、盘长结的编织方法 6、三耳结组合、中国结的变化编织 |
|
|
3 |
第二部分 钩针基础 |
1 |
5 |
|
1、起针、锁针、辫子针、短针、中长针 2、加针、收针、减针、挑针、钩圆圈 3、花针、圆圈花形针、花饰发夹编织 |
|
|
4 |
第三部分 棒针基础 |
1 |
5 |
|
1、起针方法、基本针法 2、加针、减针、空针、挑针、收针 3、花样编织 |
|
|
5 |
第四部分 编织的综合应用 |
1 |
7 |
|
1、围巾编织 2、手袋编织 3、帽子编织 4、袜子编织 |
|
|
6 |
机动 |
2 |
|
7 |
总课时 |
36 |
本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编织材料、工具选择
2、手工编织的基本技法
3、手工编织的综合应用
难点:
1、编织材料、配件的选择
2. 编织组合变化、花样编织
3、编织技法的综合应用设计与制作
4、设计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引导和开发
解决办法:
1、加强基础实践、熟练编织技法
2、多看优秀作品实例,提高空间想象力
3、开展构思设计,进行综合实践,提高动手制作能力。
4、收集网络、市场等多方资讯,开阔视野、拓展学生设计思维。
四、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1、本课程宜采用利用多媒体课件,将编织技术课程的实践环节,通过视频形式与辅导结合进行教学,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
2、本课程可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辅助教学。利用服装设计课件等网络教学资源,教师可进行网上授课、答疑,学生可以自学、自测课程内容,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进行自主学习。
3、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教学活动进行精心设计和组织,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教学中可常采用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进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在教学过程中,应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加强实践环节的设计,通过中国结、钩针棒针等手工编织技法的训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各个主题的实践训练,每个项目训练的实施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5、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形成职业习惯,努力培养精益求精、创新能力。
(二)考核方法和评价方法建议
学习成绩的评定方法,建议实行多环节考核和注重过程评价,贯彻在“评价中学习”的能力本位理念,也可与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的实际工程能力相结合评价最终的学习成绩。
1、为充分发挥学业评价在教学过程中的导向、调控、激励三大作用,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及评价重点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要重视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过程体验、方法技能的掌握、重视动手实践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突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和综合职业技能的形成。
2、建议实施多元化的评价主体,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3、考试成绩由平时实验作品与大作业作品组成,平时40%,大作业60%。
(三)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的编写要体现本课程的性质、价值、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以及内容标准。根据课程目标、学生实际以及本课程的抽象性、逻辑性、应用性等特点,本课程的教学应该建设由文字教材、图片、视频课件等多种媒体教学资源为一体的配套教材,全套教材各司其职。
以文字教材为中心,图片资料丰富,提供内涵不同,形式多样的学习支持服务,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结合辅助教学视频资料、多媒教学课件,形象直观地展现,减轻了教和学的难度,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
2、充分利用多媒体、录像、资料文献等开发网络教学课件,甚至利用该课件和校园网,教师进行网上授课、答疑等。
(五)实验实训设备配置建议
1、配备编织工作台的实训室
2、电脑、多媒体投影仪一套
3、辅助教学视频资料光盘若干
4、服装资料阅览室